【48812】古代文人多少都要把握些植物學知識!想不到吧?

  收錄1700余種植物,文學性與知識性並重……最近,一部頗為冷門的《植物名實圖考》引發關注。

  而《植物名實圖考校注》的校注者欒保群表明,《植物名實圖考》的文字亦非常超卓。從一些議論性的文字中,不但能體會撰書者吳其濬的仁者之心,還能看到他作為植物學家的深遠抱負。

  他同時说到,中國自古以來,文人多少都要有一些或深或淺的植物學知識。此外,自六朝時就有以藥名為詩者,北宋的詩人陳亞便以“藥名詩”闻名。

  《植物名實圖考》是一部中國古代植物學名作,作者是清代學者吳其濬。其卷帙浩繁,收錄全國各地的植物種類多達1700余種。

  看目錄,其间说到许多人們日常了解的谷物,比方赤小豆、大豆、小麥﹔還有各類蔬菜水果,草類有二十一卷之多,共分為山草、隰草、石草、水草等八小類。

  《植物名實圖考校注》一書,則是以光緒六年山西曾國荃重刊本為蓝本,對明顯的錯誤酌情出校說明,對難以了解的典故詞語加以注釋,對各類引文加以核對。

  风趣的是,原著中的许多华章頗似小品文,對一般讀者來說,對這些文學性的华章的了解就很重要,因此,《植物名實圖考校注》從校點到注釋都盡量做到位。

  欒保群舉例道,在卷八山草太行之坂類的“杜蘅”一篇中,談到對馬的飼養和运用,有“人第見有馬者多鹽車之賈人,御馬者多魯國之東方”一句,后半句就很欠好了解。

  翻閱了许多資料后,欒保群才最終搞清楚,“東方”二字原來是錯的,正確的應該是“東野”,即東野畢,一個善馭馬而不愛惜馬的人,見於《韓詩外傳》中的一個故事。

  讀大學時,他在一家舊書店發現了《植物名實圖考》及《長編》,共兩套,都是精裝,一套有九成新,另一套的品相也有六品,但是定價卻一樣,都是五元零幾角。

  “我當時很喜歡這套書,首先是因為裡面有很精巧的插圖,從《詩經》《楚辭》中讀到的植物名,在這裡都能找到。”欒保群回憶。

  惋惜當時手頭錢不夠,他隻得和售貨員商议書能不能廉价點,但未能如願。買賣雖不成,但書店是開架的,能够坐在地上隨便看。細讀之后,他發現書中描寫植物的文字非常美丽。

  后來欒保群每次去書店,都要翻翻這書。1965年,他看到那家書店的古舊書大降價,可這套心儀已久的書早就沒有了。整整五十年后,他才又收到朋友寄來的一套《植物名實圖考》。

  讀罷這套書,欒保群更覺得它對文史愛好者,特別是熱衷於中國古代文明的讀者來說,很有一讀的必要,“然后,我就萌生了把它从头點校並加以注釋的念頭”。

  欒保群解釋,中國自古以來,文人多少都要有一些或深或淺的植物學知識。孔子說讀“詩”能够“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陸璣則撰有《毛詩草木鳥獸虫魚疏》。

  此外,《離騷草木疏》和《南边草木狀》等,都是學習中國古代文明的根本讀物。至於“本草”類的讀物,古代文明人也應該有所涉獵,起碼認識一些常用草藥的名狀和性味。

  他表明,由於草藥知識的這種普及性,自六朝時就有以藥名為詩者,北宋的詩人陳亞便以“藥名詩”闻名。

  科普知識之外,《植物名實圖考》也是一部可讀性很強的文學作品。作者吳其浚把專業性強的內容根本都留在《長編》中,它作為個人考証研讨的結論,簡要清楚,較有文採。

  《植物名實圖考校注》的前语中说到,由於《植物名實圖考》所繪之圖非常精巧,被今后翻印《本草綱目》的張紹棠所看中,遂將李時珍的原圖抽去了近四百幅,換上了《植物名實圖考》中的圖,因此造成了《本草綱目》誤本的盛行。

  這也從側面印証了上述繪圖的精巧。本書既名“圖考”,對於大部分植物,特別是為吳其濬新發現的植物來說,圖的重要性勝於文字,圖繪的准確自身便是“名實”之証。

  “由於本書中的圖大部分都是根據植物的新鮮狀態而繪制,不僅能准確描出該植物的形態,并且生動活潑,每幅都好像一幅白描花卉。”欒保群稱贊道。(上官雲)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相关文章